南海学刊

“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专家笔谈专题_“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专家笔谈专题

  • 加快向海经济发展 推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刘锋;

    <正>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将发展重心转向海洋,国际海洋领域面临的竞争与较量日趋激烈。我国作为陆海兼备的海洋大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保障也在海洋。伴随着我国加快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大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中提出要打造好"向海经济"的科学论断,为我国发展海

    2017年03期 v.3;No.1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建设美好新海南的“蓝绿协奏曲”

    周伟;

    <正>一、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2017年4月25日,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召开。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大会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五年,海南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今后五年,是海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归结起来就是"建设美好新海南"。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着力"增绿""护蓝",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必须增强海洋意

    2017年03期 v.3;No.11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打造海南热带特色高效王牌农业的思考

    刘涵;谭国伟;

    <正>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培育壮大十二个重点产业,打造海南经济升级版,并明确提出要"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贯彻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海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实际出发,摸清问题,对症下药,使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在全国独树一帜。一、海南农业的发展优势海南农业特色鲜明,全国独树一帜,尤其在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方面有自身优势。一是热带气候特色。海南地处热带,占全国热带陆地面积42.5%,年均气温在23℃~26℃之间,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

    2017年03期 v.3;No.11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新书推介

  • 海疆声音——吴士存南海热点问题应答选编

    <正>自2010年以来,由于美国、日本等域外国家加大介入力度,南海局势持续升温。2016年,南海形势在继续保持升温态势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重大的变化,如菲律宾单方面提及的"南海仲裁案"及其所谓的最终"裁决"加剧了南海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6月,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释放出有意改善中菲关系、缓和两国海上分歧的积极信号

    2017年03期 v.3;No.1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南海政治与法律研究_海洋维权与执法前沿问题研究专题

  • 我国无人机海洋维权执法的国际法问题初探

    刘丹;孙康君;

    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海洋,已经成为沿海国海洋维权执法活动的重要趋势。然而,对于无人机的法律属性,以及将无人机用于实施海上紧追、武装无人机用于海上执法等现实或潜在的法律问题,都急需探讨。本文从国际航空法、海洋法,以及武装冲突规则和国际人权法多个视角,对无人机应用在海洋维权执法中的国际法予以探讨,为今后我国的海洋维权执法实践提供依据。

    2017年03期 v.3;No.11 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无人潜航器的法律地位

    宋淑华;赵劲松;

    无人潜航器的种类不同决定了其法律地位迥异,导致与其相关的法律关系和所适用的法律不同,不能一概而论。通过对不同类型无人潜航器的船舶和船舶属具法律地位的甄别,研究其作为船舶属具时无人潜航器及其母船行为的法律后果,认为无人潜航器在沿海国开展的军事测量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调整,需要得到沿海国的批准,其行为和法律后果要由其母船承担。

    2017年03期 v.3;No.11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中菲海上安全关系缓和:动因与前景

    刘艳峰;

    杜特尔特上台后,中菲海上安全关系缓和。这主要表现为,中菲南海争端迅速降温,正式开启了海上事务合作,菲律宾回归对华友好的轨道。中菲海上安全关系的缓和,源于菲律宾国内政局的变动,以及菲律宾利益认知结构的转变,也反映了双方维持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利益。在未来,中菲海上安全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中菲应加强"一带一路"合作并维持南海局势缓和。与此同时,注意美国因素、南海争端等因素的影响。

    2017年03期 v.3;No.11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南海历史文化研究

  • 略谈南海海洋文化遗产及其当下价值

    李庆新;

    20世纪以来,南海及其周边地区发掘了一批海洋文化遗迹、遗物和沉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关注。南海北岸珠江口湾区南越国及汉代番禺都会文化遗存、南海西南暹罗湾扶南国俄厄海港文化遗存、南海北部西沙群岛甘泉岛居住遗址都见证了南海早期海港城市、濒海国家发展和西沙群岛开发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海及周边海域发现了黑石号沉船、印坦沉船、南海Ⅰ号沉船、华光礁Ⅰ号沉船、金瓯沉船等重要海洋考古遗址,出水大批极有价值的沉船遗物,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了解涉海人群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海南民众创造的兄弟公信仰是具有跨国色彩的海洋信仰,在中国乃至东南亚海洋信仰中占有一席地位,《更路簿》所蕴涵的航海知识也是近世东亚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海洋文明结晶与文化遗存,对南海海洋文化遗产应善加保护与利用,为发展现代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大局服务。

    2017年03期 v.3;No.11 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更路簿》上的对针和线针

    逄文昱;

    航海罗盘24方位严格按照五行学说和八卦理论设置。24路单针和24路缝针形成48个基本针位。以针位记载的航路称为针路。对针是将两地之间往返正好相对的针位合并记录,以对针记载航路更为简捷、方便。对不处于基本针位上的对针,以加线法量化描述,是为线针。加线的方法是在两个相邻的基本针位之间加4线,将该区域5等分。南海《更路簿》大量使用对针和线针,并不断发展,用于单针加线,以及以对针形式记录单向针位。

    2017年03期 v.3;No.11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海南历史文化人物研究

  • 人地关系与苏轼的黄州地方书写

    汪超;

    地方是人们生活的空间,是作家日常活动的场域,也是诗文表达的对象。作家对地方的呈现具有主观性,苏轼与黄州的关系具有矛盾性,但他通过发现黄州与蜀中故乡的联系,尝试调和人地关系。黄州寺院在这一过程中也发挥了特定的作用,满足了苏轼的若干心理需求。苏轼调整心态,努力适应贬谪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有助于他思想的升华和文艺创作高峰的形成。

    2017年03期 v.3;No.11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论苏东坡的海南功业

    李景新;

    苏东坡居琼三年的功业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学术及文学艺术之功:他在儒学著述、文学理论、文学创作、书法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二是在海南文化教育史上的"风开溟南"之功:他在海南文化教育史上开创局面的崇高地位,以及他对其后海南历史文化进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可谓文化史的一大奇迹;三是为海南留下历史胜迹遗产之功:海南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东坡书院乃因苏东坡而建立,五公祠则是依托苏东坡发现并题咏的双泉而建立的。

    2017年03期 v.3;No.11 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海瑞:儒学活的标本

    汪韶军;

    海瑞成长于圣贤经传的化育之下,他对儒学核心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实际上还从事儒学教化以期儒学得以广泛流行,但更重要的是他对儒学的践行。儒学塑造了海瑞的伟岸人格,也落实为他的从政理念。海瑞不负平生所学,他把自己的生命当成道德文章来做,把自己的一生做成了儒学活的标本,因而是知行合一的典范。

    2017年03期 v.3;No.11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论张岳崧治鄂政绩

    刘凡;

    张岳崧在湖北任布政使、护理湖北巡抚期间,是他政治生涯最为辉煌的时期。他在任时采取了一系列施政措施,在治理洪水、树正学风、整治腐败、筹划财政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张岳崧克己奉公,勤政为民,廉洁自律,格尽职守,不仅为清朝的一代良吏,也是海南籍从政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2017年03期 v.3;No.11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海南国际旅游岛研究

  •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海南游客满意度研究

    付业勤;李勇;

    游客满意能促使游客对旅游地产生较高的美誉度、认可度、重游率和推荐率,已成为政府旅游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对海南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识别海南游客满意度的利益相关者;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利益相关者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海南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揭示海南游客满意度的主要短板;从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游客和行业协会等角度,设计海南游客满意度的提升策略,丰富游客满意度的研究与实践体系。

    2017年03期 v.3;No.11 8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问题研究——基于工业、房地产和人口增长的视角

    符蕾;黄瑜琴;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新型工业是未来发展的新动能,在坚持环境生态优先前题下,海南要不要发展工业?房地产是海南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的支柱产业,海南如何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新增人口给海南的开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也引发了不少矛盾,海南如何应对新增人口压力?这三个问题相关性极强,海南要更加自觉地融入"创新驱动""一带一路""南海开发"等国家战略,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使国际旅游岛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2017年03期 v.3;No.11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黎族研究

  • 史图博的生平及其在黎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王献军;

    德国学者史图博教授于1923年来到中国,在同济大学任教28年。他钟爱人类学,曾经实地考察过中国的畲族、瑶族、苗族、傈僳族以及黎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他于1931年和1932年考察黎族地区之后写出的宏篇巨著《海南岛民族志》,对民国时期的黎族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内容涉及黎族的服饰、建筑、生产、经济、食物、教育、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在黎学的研究上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式的意义。史图博是中国黎学当之无愧的奠基人。

    2017年03期 v.3;No.11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海南黎族自治传统的内容、成因、性质、特点及其当代意义

    陈强;林杭锋;黎珏辰;

    海南黎族自治传统是指历史上海南黎族各层社会组织具有自我民主管理的传统。这一传统体现在三个层面:合亩制民主、黎村民主、黎峒民主。黎族合亩地区社会具有原始社会形态的性质,因此黎族各层社会组织实行自我民主管理。有鉴于黎族本身的自治传统,黎族民众应回溯本民族的自治做法、思想和观念,使之与现代社会和时代精神接轨,或脱胎换骨,以唤醒自己的民主意识,从而促进黎族村民自治的事业,使黎族成为新时代的"民主黎族"。而黎族民众的努力将促进海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促使海南农村成为"民主的田地"。

    2017年03期 v.3;No.11 105-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会议综述

  • 探讨期刊学术引领作用加强涉海省区期刊发展与合作——“期刊共同体建构研讨会”会议综述

    邓颖颖;吴秋花;

    <正>2017年7月27~28日,由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海南省社会科学院、《红旗文摘》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沿海省区期刊共同体建构研讨会"在海南海口召开。来自国家海洋局及沿海有关省区社科联、社科院的核心期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围绕沿海省区学术期刊如何引领"一带一路"问题研究、沿海省区学术期刊如何引领海洋问题研究、沿海省区期刊共同体建构及交流与合作、学术期刊的定位等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

    2017年03期 v.3;No.11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海南省社科联(社科院)

    <正>海南省社科联(社科院),是合署办公的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海南省社会科学院的简称。海南省社科联是中共海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学术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全省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海南省社会科学院是中共海南省委领导、省人民政府直属的社会科学综合研究机构。海南省社科联(社科院)设有社科规划办、普及咨询部、学会学术部、科研管理处等业务处室,下设国际旅游岛研究所、南海经济社会发展

    2017年03期 v.3;No.11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 稿约

    <正>《南海学刊》是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主管,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海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南海学刊》立足海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和未来,重视基础理论探索,关注现实问题探讨,以展示海南省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面貌和国内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目的,着重发表学术领域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南海学刊》的主要栏目和特色栏目有"中国海疆史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南海政治法律研究"、"南海开发合作研究"、"南海历史文化研究"、"南海经济社会研究"、"东南亚研究"和

    2017年03期 v.3;No.11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