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义杰;
本文是对《更路簿》研究的一个总结。首先通过文献的整理,展示了《更路簿》发现与征集的过程,并对目前已经获得的30多种《更路簿》进行简要介绍;其次,简要描述了《更路簿》研究的历史过程和取得的成就,及其在南海主权争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三,梳理了"更路簿学"提出的因果;最后,提出了《更路簿》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2017年01期 v.3;No.9 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刘南威;张争胜;
《更路簿》是我国海南渔民长期耕海实践过程中的产物,是举世无双的。本文分析了《更路簿》产生的环境条件和形成,并在阐述《更路簿》定义的基础上,介结目前学术界发现的20种版本《更路簿》及其主要内容。进而论证《更路簿》的起源很早,至迟在明初已经形成,最后论及《更路簿》在地名学、航海史和主权等方面的价值。
2017年01期 v.3;No.9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 阎根齐;
海南渔民《更路簿》在篇目设置上不仅有核心篇目"东海"和"北海"更路,还有流水、潮水、恶风、定罗经针位、驶船定例等,内容极其丰富。《更路簿》的语句精炼,书写方式体现了海南方言;对航线和地名的命名具有独特的海南地方文化和风俗习惯。
2017年01期 v.3;No.9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李渊林;王洪波;何莉;
我国南海的季风、洋流,构建了南海独特的气候、航行条件,成为古"海上丝绸之路"上著名航线。偏隅于该航线的琼岛渔民,闻盛况而少近雨,恩泽罕及。他们不屈服,凭借自身的开拓勇敢精神,智慧地运用自然的赋予,寓居耕作于广袤的大海,获取自然丰厚的恩赐。南海"更路簿"则是他们耕耘南海的"驭海真经"。
2017年01期 v.3;No.9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 郭渊;
冷战初期因海峡两岸政治对立,台湾当局在南海争端中处于特殊地位,面对与菲律宾、南越的"盟友"关系,以及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存在,台湾当局的行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外交"、军事、经济等手段维护民族权益,其积极作用值得肯定。在交涉过程中,台、菲均争取美国的支持。对于菲律宾、南越所持的"国际托管地""无主地"和"历史继承权"等说辞,台湾当局以历史依据为基础进行了有说服力的批驳,尽管还不系统、不全面,但开启了海峡两岸南海主权论述的先声。
2017年01期 v.3;No.9 3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 李德霞;
近年来,南海形势发展表明,美国介入南海的程度已逐步加深,从有限介入发展到积极介入,从"幕后黑影"变成"幕后黑手",现在则已走到台前公然介入。在这过程中,迄今在国际舆论场上仍占据强势话语权的美国主流媒体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美国媒体虽然基本上是私营媒体,但对于所谓事关美国国家利益的南海问题,往往配合政府立场,在南海领土争议中充当了多种角色。其中原因应从媒体藉以生存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因素两个层面来分析。
2017年01期 v.3;No.9 5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 王立飞;舒建中;
美国"南海海权"强化是美国应对亚太局势变化的战略选择,同时又是对其"南海海权"战略布局演进的历史延革。美国"南海海权"强化主要通过强化在南海前沿军事存在;巩固军事同盟,加强伙伴国关系;运用并创建制度性工具三大手段来实现。这一强化过程将恶化南海地区局势,加剧中美之间的战略猜疑,使得亚太地区局势更趋不稳定。中国应沉着应对美国"南海海权"强化,以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017年01期 v.3;No.9 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梁泽宇;
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法律问题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即属性判定问题、建设权和管辖权归属问题、保障航行和飞越自由问题以及保全和保护海洋环境问题,在上述各方面都可能发生法律风险,因此我国必须予以重视,提前进行全面的法律论证。在此基础上,我国应提升预判海洋建设法律风险的能力,并积极倡导在南海建立合作机制,赋予其评估风险、通知公告等职责。南海各国在尊重他国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加强南海合作。
2017年01期 v.3;No.9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林瀚;
李廷钰(1791~1861),字润堂,号鹤樵,福建同安县人,为闽浙水师提督李长庚所抚养的同姓族侄,历官江西、广东、江南、浙江、福建诸省。李廷钰凭借其长期职掌东南诸省水师要职的经历与便利,搜集整理我国沿海岛澳形势及海道针路,校刊有《海疆要录》一书。该书记录了我国沿海岛澳垵礁及海道针路,为研究中国传统航海史、地理学史、实用科学发展史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该书也是比勘其他针路簿的重要文本,便于更深入理解传统船民的生活经历,同时也将丰富海洋史的研究。
2017年01期 v.3;No.9 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 孙方一;
中国探索海洋的历史悠久,但在史书典籍中,关于海洋的记载却较少,甚至有人认为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使得中国一直忽略海洋和海权。其实不然,中国早在秦朝就开始关注海洋,秦汉时期内陆的大一统使得统治者开始把目光由陆地转向海洋,逐渐把权力范围从"海内"延伸到"海外",在对海洋不断探索与认识的基础上,海洋主权意识逐渐萌发,海洋经济管理不断加强,海洋治安管理活动渐趋频繁,已经产生海洋管理意识。
2017年01期 v.3;No.9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